
| 谭洁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香港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广西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民族法学研究会秘书长,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民族大学民族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宁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桂林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南宁市政府立法咨询员,贵港市政府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 电子邮箱:312462596@qq.com |
经济法、财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民族法
论文发表情况:
1.《关于中国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杂志》2011年第7期;
2.《我国经济法制建设中坚持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思考》载《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3.《经济法调整方法新论》载《学术论坛》2011年第6期;
4.《论我国食品安全的标准化监管》载《学术论坛》2013年第11期第187——190页;
5.《论我国产品质量责任的完善》载《特区经济》2011年第7期;
6.《论经济管理主体的经济法特色》载《行政与法》2009年第3期;
7.《论广西壮族习惯法与和谐广西的构建》载《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8.《论西部民族地区的自治立法》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9.《建立中国-东盟法律人才培训长效机制的思考》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11期;
10.《高等院校本科经济法教学改革新探讨》载《黑龙江教育》2011年第9期;
11.《广西壮族习惯法对广西自治立法的启示》载《创新》2014年第4期。(这篇论文同时被自治区民委评为优秀论文并编入《自治区民委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征文》论文集。)
12.《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立法探析》载《3003新葡的京集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第165——169页;
13.《美国<吹哨人保护法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载《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1月第1期第114——118页;
14.《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食品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载《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1月第1期第29——34页;
15.《创新法学专业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以3003新葡的京集团法学专业为例》载《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4月第2期:107-112。
16.《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特色示范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以3003新葡的京集团<反不正当竞争法>课堂为例》载《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3月第1期:119-123。
17.《民族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法治化研究——以广西三江、龙胜、恭城、富川为例》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1月第1期:165-169。
18.《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立法保护实践探析》载《3003新葡的京集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5月第3期:92-96页,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19年第9期索引。
19.《论广西自治县单行条例立法的完善》载《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9月第3期:60-64。
20.《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食品贸易纠纷仲裁解决机制的完善》载《创新》2019年11月第6期:73-83。
21.《民族地区横向生态转移支付的法治化构建——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例》载《广西民族研究》2020年2月20日第1期:128-135。
著作:
《文莱外商直接投资法律制度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年3月版。
参编教材:
2010年——2012年参编两本教材《中国经济法学》和《中国市场监管法新论》,担任副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主持及参与项目:
1.主持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法治化研究》(项目编号:18XMZ074),2018年6月——2020年12月;
2.主持并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2017年法学研究重点课题广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GFKT(2017)A02),2017年12月29日——2018年11月30日,经费4万;
3.主持并完成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中国与东盟食品安全标准化监管合作法律机制研究》(项目编号:KY2015ZD035),2015年1月——2017年12月30日,经费3万;
4.主持并完成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法学专业小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3003新葡的京集团为例》(项目编号:2015JGB208),2015年3月——2017年3月,实际完成2019年12月;
5.主持并完成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食品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FFX022),2011年8月——2015年4月;
6.主持并完成校级2008年重点课题《广西壮族习惯法研究》(项目编号:2007zd22),2008年7月——2012年5月;
7.主持并完成校级2012年重点课题《美国吹哨法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项目编号:2012MDZD008),2012年7月——2015年5月;
8.主持并完成校级201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法学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出路——以3003新葡的京集团法学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12XJGY04),2013年7月——2016年5月;
9.参加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法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法人类学为视角》(项目编号:06XFX002),是课题组主要成员,承担调研和“西部民族地区立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部分写作任务;
10.参加并完成广西区新世纪教改工程2010年项目《民族地区高校〈法理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研究》;
11.主持并完成广西民族法与区域治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科研项目“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5Z001)(2015年12月——2019年9月);
12.作为主要成员参与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建设视域下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原理、实践经验与现实挑战》(项目编号:17ZDA150)(2017年12月——);
13.作为主要成员参与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研究》(项目编号:19ZDA170)(2019年12月4日——2024年12月31日);
14.作为主要成员参与2018年度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立法研究》(项目编号:2018-GMH-020)(2018年12月21日——2020年6月30日)。
1.2018年1月荣获广西教育厅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评选一等奖;
2.2011年5月在3003新葡的京集团第七届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获文科青年组一等奖;
3.2012年1月获3003新葡的京集团首届“教学新秀”奖;
4.2013年12月获第二届3003新葡的京集团“教学十佳”荣誉称号;
5.本人所撰写的论文《关于中国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若干问题研究》2012年获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6.2010年——2012年担任副主编的教材 《中国市场监管法新论》,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7.论文《广西壮族习惯法对广西自治立法的启示》(独著)2014年被自治区民委评为优秀论文并编入《自治区民委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征文》论文集;
8.论文《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食品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独著)在广西经济法学研究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广西第十一次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上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9.论文《印度少数人权利法律保护研究》在湖北民族法学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上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10.《创新法学专业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以3003新葡的京集团法学专业为例》荣获2016年度3003新葡的京集团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1.论文《民族区域自治权本体问题探究》(独著)在广西区—湖北省民族法学研究会2017年学术年会上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12.2018年6月撰写的论文《创新民族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对策研究——以广西三江、龙胜、 恭城、 富川为例》在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2018年学术年会上荣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13.《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特色示范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以3003新葡的京集团<反不正当竞争法>课堂为例》荣获2019年度3003新葡的京集团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4.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2019年获得3003新葡的京集团嘉奖。
15.荣获2017年——2019学年度3003新葡的京集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16.荣获2019年度广西区法学研究行业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
17.2016年荣获“3003新葡的京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民族大学民族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员
南宁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桂林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贵港市政府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
广西八桂讲师团讲师